欢迎来到湖南阳光招生网官网!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中专招生>中职学生谁在升学?调查显示:65%中职生进入高等院校

中职学生谁在升学?调查显示:65%中职生进入高等院校

来源:中职学生谁在升学?调查显示:65%中职生进入高等院校  发布日期:2022-04-25 08:54:33

35%的中职毕业生就业,在约65%的中职在高校继续深造的学生里,约10%升入本科高校。

在升学渠道上,对口单招占比49.5%,3+2、5年制、中本贯通等各类直招占比41.6%。8.9%左右的孩子选择参加普通高考。

从实习时间来看,进入本科的孩子平均只有1.8个月,进入专科的是2.7个月,直接就业的是3.9个月。

最近普职分流引起社会广泛关注,有出圈之势

针对“普职分流”问题,不少人大代表和委员认为,由于时代发展、经济转型、社会变革和教育本身的发展,我国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招生比例大致相当的“普职分流”政策受到越来越严峻的挑战。

许多人建议,“普职分离”不要搞大体相当,而应加强宣传引导,增强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接受度和认可度,积极探索“普职融合”发展新模式,建立健全职业教育高考制度,加快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。

在2022年2月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,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提出,普职分流还很有必要,只是要促进中职学校的多元化发展,从“以就业为导向”转向“就业与升学并重”。

中职学生可以考上高职甚至本科,这是有政策保障的。在对2020年中国近2万名中职毕业生的抽样调查中,作者和团队试图找出哪些中职毕业生继续深造,并试图提出保障中职毕业生继续深造的政策建议。


65%的中职毕业生继续深造

笔者发现,升学是中职教育的主要去向,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继续学业,如对口单招、五年一贯制、普通高考等。对于没有经济上的后顾之忧,一心想要读书的孩子来说,几乎不存在能不能上高职的困惑,更多的是能不能上好的高职甚至本科的困扰。

根据北京大学中国教育与金融研究院2020年全国中职研究生样本调查,在近2万个样本中,就业比例仅为35%,升入高校的中职学生中约有65%继续深造,约有10%升入本科高校。在升学渠道上,主要的升学方式是单招和各种形式的直升。选择普通高考和普通高中生竞争的也有1000多人。对于坚持毕业的孩子来说,男生和女生的整体毕业率没有显著差异,但女生的本科毕业率(7.1%)略高于男生(5.5%)。

随着“职业高考”的推进,应用型本科和职业型本科的招生规模从中职学校开始不断扩大。2021年10月,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关于推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,明确提出“到2025年,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%”。笔者估计,如果能实现上述目标,2025年后中职毕业生直接升入本科院校的比例将大幅提高。

这意味着职业教育的立交桥已经建成,中职毕业生的求学之路并没有被堵住,反而更宽了。


职校毕业生,谁去了本科?

那么,谁去更高的学校,尤其是去有吸引力的本科院校呢?借助全国抽样调查数据,我们得以回答。中职中考制度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,地域影响不容忽视。东部和中部没有太大区别。约三分之一的孩子直接就业,约60%升大专,约7%可升本科。而在西方,44%的孩子直接就业,只有4%的孩子能升本科。西部地区孩子上高中的比例远不如东中部地区,尤其是进入本科的机会。在升学渠道中,单招比例为49.5%,3+2、五年制、本校等各类直接入学考试比例为41.6%。约8.9%的孩子选择普通高考。从专业来看,农林牧渔、资源与环境、文化与艺术等专业的增幅在15%以上,石油化工、信息技术、医药卫生、金融与商业等专业增幅在5%-10%之间,其他专业增幅在5%以下。服务“三农”的涉农专业是所有大类中升学率最高的。

从学校类别来看,区县公办学校占本科的比例最高,接近9%,明显高于省市公办学校中职和民办学校中职。与省市学校相比,实训设备、双师型教师等办学条件不足。很多区县中职学校较早形成了以升学为核心竞争力的办学模式。

另外,从实习时间来看,进入本科的孩子平均时间只有1.8个月,进入专科的是2.7个月,直接就业的是3.9个月。10%进入本科的孩子没有实训经验。没有获得职业证书的孩子升入本科比例为7%,而获得一两个职业证书的孩子升入本科的比例仅为5%。

是什么原因导致实习经验少,没有职业证书,年级低的孩子读本科的比例更高?在我看来,最重要的原因是通用岗位的整合。

部分中职学校校长明确表示,普通高中2年级或3年级的学生以对口升学为主,参加对口升学的不实习,专心备考。有些中职学校甚至有“升学区”和“非升学区”,以免影响孩子进入高等学校。另一个原因可能来自于中职入学考试的组织管理上的不足。

从以上可以看出,职校生的升学之路依然坎坷,职业立交桥的改革依然在路上。


中职政策如何为学生升学保驾护航?

招生制度的公平公正才是最重要的。对于招生中的违规行为,亟须严打,加大整治力度。

中职一些学校经济困难家庭的孩子需要在政策层面得到关注。中职免费政策帮助了很多经济困难的孩子读完高中,但高等教育的高昂成本,尤其是失去潜在收入的机会成本,阻碍了他们继续求学的道路。加大对部分职业院校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资助,让努力和能力成为这些中职毕业生未来选择的主导因素,是学生资助政策的应有之义。

“文化素质+职业技能”考试内容和结构比例的优化调整,关系到中职学校类型的教育特色的保留与否。“职业高考”除了英语、数字、语言三科外,还区分了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考试。是高考的指挥棒。中职学校的课堂教学和实训活动都将围绕这个指挥棒进行重塑。部分普通高中生在高三转入中职学校就读对口升学。虽然这在个人层面无可厚非,但也说明普通高中和中职学历之间存在“套利空间”,中职学校成为上大学(主要是本科)的捷径。这种套利空间的形成,一部分来自于考试内容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重视不够。拒绝普通高三学生转学到中职学校的方式,违背了普通职业教育的基本理念,不可取。但在未来的改革中,需要密切关注高三学生规模转入中职的“套利行为”,并相应调整“职业高考”的考试内容和结构比例。

综合评价、多元录取的做法将决定产教融合能否兼顾。没拿到职业证书的孩子上了本科,实践经验少的孩子上了本科。这种现象应该改变。随着中职教育从“以就业为导向”向“升学与就业并重”的转变,升学率尤其是升学率对学校声誉的影响不断上升,校企深度合作成为一种吃力不讨好的行为。面对一些100名以上学生升入高等教育的“超级中职”的崛起,一些原本擅长为行业办学、学徒历史悠久的中职学校逐渐失去了对优秀学生的吸引力。


为了应对这种变化,一些紧密服务于地方产业的中职学校不得不调整办学定位,以吸引优秀学生。然而,更多的优秀学生去了更高的学校,这对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产生了负面影响。由于专升本比例越来越高,这种机制也传导到了高职院校,很多原本深入的校企合作项目受到了优秀生源提升的冲击。如何制定一个有利于产教融合和真正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评价标准,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录取,将考验改革者的智慧和担当。

来源:中国青年报

*声明:本文系转载,是用于学习教育使用之目的。若有错误或侵害权利人权益,请留言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


  • 姓名:
  • 电话:
  • 学历:
  • 意向学校:
  • 意向专业:

热门类别

中专 中专常见问答

院校推荐

  1. 快速报名
  2. 姓名:
  3. 电话:
  4. 学历:
 

最新招生信息